
发布时间: Fri Apr 29 13:38:48 CST 2016 供稿人:林晨曦
随着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面临着参与到国际诉讼的现实需求。如何在国际仲裁中充分发挥公司法务的作用、更好地应对国际仲裁,成为了中国企业以及企业法务人员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016年4月20日下午,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以下简称北仲)和中国企业法务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公司法务论坛(第九期)就尝试为广大业者阐释这一议题。
本期论坛以“国际仲裁透析——如何做好甲方”为题,由北仲陈福勇副秘书长担任主持,特邀安卓律师事务所(Andrews Kurth,LLP)国际仲裁部主席梅兰妮•威廉斯(Melanie Willems)女士,该所合伙人伊斯利•马库斯(Esly Markus)先生,北仲仲裁员、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巍先生,北仲仲裁员、君泽君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前IBM(大中华区)首席法律顾问唐功远先生作为主讲嘉宾。
陈福勇副秘书长主持 活动现场高朋满座
论坛首先由中国企业法务管理研究中心运营总监李铁铮先生代表论坛主办方致欢迎辞,李铁铮先生代表论坛主办方表达了对与会嘉宾的欢迎。他表示公司法务论坛系由北仲和中国企业法务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邀请资深业内人士分享经验的一个平台,并期待公司法务论坛能够成为业内人士思想碰撞、展示交流的舞台。
李铁铮先生致欢迎词
梅兰妮女士结合她承办的经典仲裁案例,分享了公司法务处理早期争议应当注意问题。梅兰妮女士认为,公司法务在面对早期争议时应当着眼于合同,善于运用合同机制、了解国际仲裁程序以及争议本身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律师。她强调,在选择仲裁之前应当充分评估仲裁的风险,学会综合运用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来解决问题。同时,梅兰妮女士也根据资深丰富的经验就律师如何制作标书、更充分地向企业展示自己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她建议律师在制作标书时应当尽量展现自己的专业性,向当事人阐释自己对个案的初步见解和分析。
梅兰妮•威廉斯女士分享经验
随后,伊斯利先生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从国际仲裁成本和时间控制、仲裁风险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公司应对仲裁时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他特别强调在参与国际仲裁程序时应当对国际仲裁有充分地理解,合理地行使自身权利,根据案件的发展适时调整策略。同时,伊利斯先生还从公司法务与外部律师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的角度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国际仲裁中甲方和乙方的角色及分工,他认为企业法务应当是连接公司决策层与外部律师的关键纽带,可以保障资源的有效衔接和各方信息的畅通。他建议企业在应对国际仲裁时应当成立工作组,配置各方面人才,为外部律师提供良好的协助。
伊斯利•马库斯先生分享案例
紧接着,北仲仲裁员、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巍先生围绕着律师跨国合作这一议题开始了他的演讲。孙巍先生以律师的视角,从他自己承办的案例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律师跨国合作的必要性、所面临的困境和国际律师之间的协助。孙巍先生认为,不同法域的律师在合作中一定要充分发扬团队精神,明确分工、在各自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同时他就中国律师在国际仲裁中充分发挥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指出,国内律师应当成为国内企业应对国际仲裁的核心顾问,为其提供案件整体布局规划、成为国际律师和国内企业沟通的枢纽。
孙巍律师进行案例剖析
而唐功远先生则为大家讲述了一个仲裁员眼中的国际仲裁。唐功远先生的演讲从国际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差异性展开,以仲裁员的视角解读国际仲裁程序,详细阐释了国际仲裁中当事人、代理人如何向仲裁庭提交书面材料、参与庭前会议以及如何进行庭审准备。他建议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仲裁时应当积极配合仲裁庭的程序安排,严格按照标准提交书面材料。他指出,提交材料和请求应当具有针对性,避免传讯过多证人,更应当注意避免在庭审过程中采用带有攻击性的语言和策略。同时,唐功远先生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国际仲裁中仲裁庭的评议和裁决合意达成的过程。
唐功远先生分享经验
演讲结束后,现场观众就英国及英联邦地区仲裁中事务律师和出庭律师的聘用问题、国际仲裁中程序令的使用等国际仲裁中的问题与主讲嘉宾进行了互动。
嘉宾听众热烈讨论环节
公司法务论坛作为一个法律实务平台,致力于通过对有关公司法律风险管理中的实践问题研讨,促进公司法务人员实务经验和人脉资源的共享,提升公司法务人员设计争议解决方案和控制争议解决风险的能力。论坛自2012年设立以来受到了公司法务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我们欢迎更多法律界同仁及对多元化争议解决事业感兴趣的各界人士继续关注,并参与到北仲的各类讲座及研讨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