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2016中国商事争议解决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Fri Jul 01 17:01:07 CST 2016   供稿人:李谧

郁金香飘发布会 中荷交流谱新篇
——海牙•2016中国商事争议解决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16年6月24日,由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以下简称北仲)、常设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联合主办的“海牙•2016中国商事争议解决高峰论坛”在荷兰海牙万豪酒店成功举办。

北仲已经连续四年在欧洲举办《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发布会,海牙是本次发布会的最后一站,亦是北仲首次在荷兰举办高峰论坛活动。荷兰作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此次论坛旨在围绕《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16)》(以下简称《年度观察2016》),全面展现2015年中国商事法律、实践与争议解决的发展情况,涉及商事仲裁与调解、能源、国际贸易、金融、建设工程、房地产、知识产权、投资八大领域。此次北仲代表团一行十六人参加了海牙高峰论坛的研讨活动,其中包括《年度观察2016》各报告的撰写人,同时邀请了荷兰及周边国家地区17名业界专家作为主持人或点评人与中方嘉宾共同就商事争议解决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来自欧洲各国的相关人士参与,包括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及大律师,著名法学院校教授及研究人员,知名仲裁机构仲裁员及工作人员,从而为国内外商务界、法律界人士更好地参与和中国相关投资、经贸活动提供帮助,并对中荷两国在相应领域的经贸及法律合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本次论坛由《国际仲裁评论》(Global Arbitration Review)、威科集团(Wolters Kluwer)、律商联讯集团(LexisNexis)、“中国走出去”(ChinaGoAboard)网站提供联合媒体支持;由北京律桥咨询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论坛开幕式由北仲副秘书长陈福勇博士主持。北仲副主任王红松女士、常设仲裁法院法律顾问/国际商事仲裁理事会副执行主管Lisa Bingham女士分别代表主办方进行了开幕致辞。

陈福勇副秘书长主持

王红松副主任首先代表北仲对与会嘉宾进行了欢迎,向常设仲裁法院为本次峰会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北仲以及《年度观察(2016)》进行了简要介绍。她表示,北仲成立2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希望通过逐年编写《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全面客观的展示中国商事争议解决的发展情况,推进中国与荷兰及世界其他各国经济合作的愿望。

王红松副主任致辞

接着,Lisa Bingham女士代表常设仲裁法院发表致辞,她认为北仲编写的《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有助于世界对中国经济、商事法律实践与争议解决的全方位了解,充分肯定了举办本次论坛的意义:不仅有助于促进中荷两国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还将有助于商事争议解决服务者为中荷两国的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最后,她还表达了再次与北仲合作的强烈期待并预祝本次论坛成功。

Lisa Bingham女士致辞

开幕致辞结束后,论坛按照上午的议程顺序,展开了仲裁与调解、能源、国际贸易三个领域争议解决的主旨发言、点评和交流。

仲裁与调解专题

第一个环节仲裁与调解专题继续由Lisa Bingham女士主持。主讲人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仲仲裁员陈希佳博士以《年度观察(2016)》仲裁与调解篇内容为基础,向大会作了本专题的主旨发言。她首先通过一系列数据表示,2015年中国的仲裁受案量及案件标的总额比2014年有大幅增加,并介绍了中国受理涉外仲裁案件的情况以及如何认定是否具有涉外因素,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区别等问题。随后,她以热点案例为基础,结合中国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相关数据并以去年北仲被不予执行的案件数是零为例,表明近年来中国法院系统对于仲裁承认与执行的肯定与开放态度。此外,她提出中国商事仲裁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发展包括:境外仲裁机构(包括国际商会仲裁员、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等)先后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代表处;中国若干仲裁机构相继组成合作组织,例如中国自贸区仲裁合作联盟等。在调解方面,陈希佳博士以北仲调解中心为例,从受理调解案件的数量及案件争议总金额的增长等数据,指出中国商事调解的快速成长和发展前景。主旨发言完毕后,常设仲裁法院法律顾问Hyun Jung Lee女士就报告内容进行点评。她与陈希佳博士就中国《仲裁法》第16条关于仲裁协议的内容及组成要件进行了探讨,并和西方法律关于仲裁协议的规定进行了比较,还交流了关于调解中心受理的案件类型等具体问题。

 

仲裁与调解专题的讨论                                         Lisa Bingham女士主持

 

陈希佳女士主讲                                     Hyun Jung Lee女士点评

能源专题

 第二环节是能源专题的发言与讨论。该专题由Allen & Overy律师事务所合伙人Marieke van Hooijdonk女士主持。世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仲仲裁员张利宾博士以《年度观察(2016)》能源篇内容为基础,向大会作本专题的主旨发言。他首先分析了能源领域存在的法律争议问题,以及能源问题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冲突。张利宾博士指出,目前传统能源领域改革进展缓慢,传统能源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已达到警戒线,这样的局面必须改变。中国已经决定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布局,推进绿色新能源政策。中国的能源产业和能源消耗必然将由煤炭转向更为清洁的新能源与再生能源。在此种产业变局之下,能源领域的争议日益增多,且标的巨大。以2015年国际商会仲裁院的仲裁案件为例,大约有20%左右的案件是与能源领域相关的争议。《巴黎协议》的签订也将推动中国朝着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的方向发展。虽然现在能源领域关于市场准入的限制还存在着问题,但随着“能源革命”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非国有企业也将进入到能源领域的上流环节,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解决能源领域的纠纷案件。

担任本专题点评人的是De Brauw Blackstone Westbroek律师事务所合伙人Bommel van der Bend先生。他介绍了欧洲能源改革的情况,并表示欧洲与中国乃至亚洲的经济形式及遇到的能源问题是相似的。他认为仲裁是解决能源争端最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而荷兰能源法的修改对于中国能源法的革新也有着借鉴意义。讨论组还就中国加入能源宪章条约的机遇与挑战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深入交换了意见。张利宾博士认为,相比于谈判成本较高的双边条约,加入能源宪章条约将是更为高效的方式。在全球化市场背景下,期待有更多的了解中国情况的能源领域专业仲裁员加入。

 

          能源专题的讨论                                        Marieke van Hooijdonk女士主持

  

              张利宾先生主讲                                              Bommel van der Bend先生点评

 国际贸易专题

继能源专题之后,Loyens & Loeff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Tom Claassens先生主持了国际贸易专题的发言和点评。北京环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雪华博士结合《年度观察(2016)》国际贸易篇的内容,向大会进行了本专题的主旨发言。王雪华博士表示,虽然2015年中国的进出口数据有所下降,国际贸易呈现复杂态势,但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也取得了新的发展: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在不断加速;内地分别与香港和澳门签署了CEPA服务贸易协议;积极在上海等地发展设立自由贸易示范园区并分享相关经验;“一带一路”战略在亚非欧各国落地并进展迅速;积极参与WTO活动并接受WTO《贸易便利化协定》(TFA)。他还结合案例探讨了如自贸区的司法保障、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等实务问题。

王雪华博士的发言结束后,荷兰AkzoNobel 公司高级法律顾问Frederike E.M.Stikkelbroeck女士进行了点评。她认为主讲人分别从中国、欧盟及全球等多个视角分析了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与挑战。中国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在贸易上有着密切联系。讨论组还探讨了中国作为WTO成员国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认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全球经济更为紧密的联系与发展。

 

国际贸易专题的讨论                                       Tom Claassens先生主持

 

王雪华先生主讲                                       Frederike女士点评

论坛下午的议程包括金融、建设工程、房地产、知识产权和投资五个专题,与会嘉宾及听众就这些领域的法律及争议解决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金融专题

第一场进行的是金融专题的讨论。荷兰NautaDutilh N. V.律师事务所合伙人Gerard J.Meijer教授担任该专题的主持。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仲仲裁员陶修明博士作本专题的主旨发言。陶修明博士指出,目前中国金融纠纷案件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而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让2015年的金融行业面临着十分复杂的情况,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交易结构复杂的金融案件。他分析了金融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交易模式迅速发展,但另一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相关的司法判例。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所反映出来的经济信号并不一致。“民间金融”即“非正规金融”引发的金融纠纷案件日益频发。对于这类案件的解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案件涉及的金融交易结构应有更深入和准确的了解;其次,能准确地计算并分析风险。而对于传统法律概念在此类新型金融案件中应作放宽解释,充分尊重新型的交易形式,同时也期待个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作为该专题的点评人,Leiden大学金融法教授Pim Rank先生认为,欧洲同样面对中国目前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新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模式迅速出现,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却较为落后,他认为陶博士的建议对于欧洲金融同样有借鉴意义。讨论组还就当群体性金融争议发生时的管辖权问题以及仲裁在解决群体性金融争议时所具备的优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金融专题的讨论                                            Gerard J.Meijer先生主持

 

陶修明先生主讲                                           Pim Rank先生点评

建设工程专题

随后,在Erasmus大学Jan M.van Dunne教授的主持下,建纬(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仲仲裁员谭敬慧女士结合其撰写的《年度观察(2016)》建设工程篇的内容进行了建设工程专题的主旨发言。谭女士首先结合建设工程类案件的各项数据,对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及建设工程领域案件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及分析,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尤其是建设投资领域发展速度的放缓,工程纠纷案件也随之增多,但在PPP模式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基础设施投资发展仍然迅速。随后,谭敬慧女士对中国工程法律主要变化进行了介绍,内容涉及PPP模式和EPC模式在中国的发展、BIM模式在中国的适用及“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机遇与挑战。总体而言,建设工程领域的纠纷解决呈现更为开放、专业化和高效率的发展态势。最后,谭敬慧女士通过实例对工程项目中介费用是否应支付、工程结算与政府审计报告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详细分析。

谭敬慧女士发言结束后,Probyn Miers律师事务所主任Christopher Miers先生通过分析对比中国与欧洲建设工程市场的异同,对谭敬慧女士演讲内容进行了点评。他表示PPP在欧洲的发展时间更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资金短缺,而在实践中也同样存在问题。同时他介绍了北仲建设工程争议评审规则的修改与实施,讨论组成员都认为争议评审规则是一种高效处理建设工程纠纷的方式,对于在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争议能够及时认定、明确权责。最后还探讨了在中国国有企业特殊背景下应该更加关注施工方与劳工之间的关系。

 

建设工程专题的讨论                                         Jan M.van Dunne先生主持

 

谭敬慧女士主讲                                                  Christopher Miers先生点评

房地产专题

第三场是房地产专题的讨论。CM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Dolf Segaar先生主持了该专题的讨论。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仲仲裁员邓永泉先生根据其主笔的《中国房地产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16)》,通过更加国际化的视角介绍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及立法变化。总体来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宽松的住房政策以应对市场需求并消化存量住房;一线城市行情持续高涨,而三四线城市继续低迷;市场呈现多样化住房需求的趋势,例如养老、文化、旅游需求等。其次,他介绍了房地产相关的立法新动向,具体体现在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动产登记、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以及房地产广告标准等四个方面。此外,邓永泉先生还分别选取了仲裁、调解、诉讼三个领域的重点案例进行分析。他认为,对于争议解决行业而言,房地产领域的许多争议是非常适合以仲裁的方式寻求解决的,而调解作为重要的争议解决方式,在中国房地产领域争议解决过程中也能够大有作为。

Erasmus大学Jan M.van Dunne教授继续担任该专题的点评人。他认为通过主讲人援引的案例可以看出,调解在中国房地产纠纷领域的运用虽还在起步阶段,但具有发展空间。讨论组还就诚实信用原则在房地产合同中的理解,以及当合同条款约定不明时,应参照何种标准及原则作出解释交换了看法。

 

房地产专题的讨论                              Dolf Segaar先生主持

 

邓永泉先生主讲                                             Jan M.van Dunne先生点评

知识产权专题

知识产权专题的讨论由AKD律师事务所合伙人Huib Berendschot先生主持。立方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北仲仲裁员谢冠斌博士作为《中国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16)》第一作者,在该专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主要介绍中国知识产权法的一些新变化及2015年知识产权领域的标志性案件,并提出之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主要难点包括:原告的举证责任过重;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数额过低;知识产权案件的处理程序繁琐,效率不高等。但2015年专利法的修改草案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关于审查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都对以上问题作出了修改和完善,例如举证责任倒置、增加法定赔偿金额、诉前临时禁令等。中国法院系统对于知识产权侵权损失赔偿数额的开放态度也体现了中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

谢冠斌博士发言结束后,De Brauw Blackstone Westbroek律师事务所合伙人Tobias Cohen Jehoram先生进行了点评,他认为中荷两国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十分相似。他了解到目前中国有三所知识产权法院和近百名知识产权专业法官,他对于各法院之间如何高效协调工作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讨论组认为,仲裁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中具有独特优势,因为其更具备专业性和灵活性,而临时措施的运用可以更好保护当事人权益。

 

知识产权专题的讨论                                      Huib Berendschot先生主持

 

谢冠斌先生主讲                                                       Tobias Cohen Jehoram先生点评

投资专题

知识产权专题的研讨结束后,最后一个专题在Erasmus大学李玉文教授的主持下,由《中国投资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16)》的作者,奋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仲仲裁员鲍治先生作投资专题主题发言。首先,他对2015年投资类争议的主要趋势与特点作了整体分析,包括:传统投资争议与新型投资争议的对比;权利与义务履行顺序的矛盾已成为主流争议问题;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如何平衡等问题。他指出,投资争议解决的难题在于,相较于创新投资市场的迅速发展,立法往往相对迟延。在投资立法方面,他介绍了外国投资法草案的要点,包括对“外国投资”的定义,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国家安全审查等,及中国有关IPO发行从审核制到登记制的改革。随后,他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多层有限合伙、穿透原则、对赌规则、回购处理等热点关注的问题。

常设仲裁法院法律顾问Farouk El-Hosseny先生进行了点评,他对外国投资法出台后将会对在华的外国投资者产生何种影响和限制表示关切。对此,鲍治先生认为,对外国投资立法的细化,将有助于引导外国投资者更清晰明确的从事在华投资行为。Farouk El-Hosseny先生还引申介绍了投资仲裁的发展历程,以及投资仲裁当事人主体的特点、裁决结果是否具有偏向性等热点关注的问题。

 

投资专题的讨论                                                李玉文女士主持

 

            鲍治先生主讲                                                   Farouk El-Hosseny先生点评

在座听众对于观察报告中不同领域的热点话题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与发言人展开了热烈的问答与交流。

 

现场听众交流                                                      现场听众提问

各环节主题发言结束后,由荷兰仲裁协会(Netherlands Arbitration Institute )主席Williem van Baren先生作闭幕致辞。他高度称赞北仲编写的《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内容全面详实、专业性强。他感谢本次海牙高峰论坛的举办,使得荷兰乃至欧洲对于中国商事争议解决的最新发展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高度肯定了北仲开展此次论坛对促进中荷商事争议解决的重要意义。他惊叹于中国仲裁的受案数量与发展速度,并表示中国在很多领域的立法与商事争议解决研究已经与国际接轨并领先前沿,对于欧洲有重要借鉴意义。

Williem van Baren先生闭幕致辞

最后,陈福勇副秘书长代表北仲代表团感谢了全体嘉宾的专注和付出。他表示,北仲组织编写《年度观察》并筹办高峰论坛的初衷亦是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人士间有建设性、有深度地专业交流,增进了解从而更好的为商事争议当事人提供服务。至此,一天的会议落下帷幕。会后,主办方举行了招待酒会,众多与会嘉宾和听众参加了酒会,并进一步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酒会现场

回顾本次海牙高峰论坛的研讨活动,来自中国与荷兰的专业人士深入交流切磋了两国间各领域争议解决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促进了两国商务、法律界的相互了解,并为深化理解、加强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可谓是为中国商事争议解决走向世界又迈出了开创性一步。

北仲工作人员与发言嘉宾合影

小编注:至此,《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16》三场海外发布会的详细报道就为您推送完毕了。2016年9月,北仲将举办《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16》的国内发布会,欢迎大家关注和参与!

示范条款    复制 如何起草仲裁条款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活动安排
版权所有:北京仲裁委员会        京ICP备2024070245号-1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9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