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 Wed Mar 12 18:49:46 CST 2025
2025年3月10日下午,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以下称“北仲”)在美国洛杉矶成功举办加州仲裁周北仲专题研讨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并发布《中国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5)》。本次专题研讨会成功吸引了来自全球八个法域、百余名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参会人员包括律师、法务专家、仲裁机构从业者、学者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其他专业人士。
开幕致辞
北仲委员兼秘书长姜丽丽首先作欢迎致辞,北仲副秘书长陈福勇主持。
姜丽丽分享了北仲国际案件以及知识产权案件的基本情况和最新发展。她提到,近五年,北仲受理知识产权案件近1900件,争议金额达12亿美元。这些案件涵盖特许经营、技术开发、知识产权许可等多种类型,还包括诸如比特币、生物技术等新型争议。去年,北仲成立了数字经济仲裁中心,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专业的数字经济争议解决化解平台。围绕专题研讨会主题,姜丽丽提出,仲裁机构如何适应科技发展,提高争议解决的效率、公正性和可及性,是当下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议题。她进一步分享了北仲在技术赋能仲裁方面的创新举措,包括当事人在线仲裁平台、智能庭审系统与仲裁案件管理平台。姜丽丽最后表示,科技正加速争议解决行业的变革,仲裁机构应当积极拥抱科技创新。AI不会取代你,但使用AI的人会。同样,AI也不会取代仲裁中的专业智慧,但它将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她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够激发更多关于科技创新与法律保护的深度讨论,为中美及全球仲裁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报告发布
随后,北仲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5)》(以下称“报告”),回顾了中国知识产权领域争议解决2024年的整体情况、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仲裁机构最新动向、重大案例和热点问题,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该报告是北仲连续第13年组织撰写的《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的知识产权专篇,本年度报告由北京元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海若、合伙人王亚西、合伙人邢科科撰稿,由张海若女士代表撰稿人现场作报告。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由美国佩珀代因大学法学院教授Thomas Stipanowich主持,报告发布人张海若,独立仲裁员Cedric Chao,前美国驻外大使、JAMS调解员兼仲裁员David Huebner就中美两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最新发展、知识产权有效性争议的可仲裁性、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进行了讨论。现场讨论热烈,展现了业界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及仲裁实践的高度关注。
加州仲裁周是由加利福尼亚仲裁协会(California Arbitration)和加利福尼亚律师协会(California Lawyers Association)联合主办的年度盛会,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从业者参与,已成为全球仲裁界的重要活动之一。北仲专题研讨会以加州仲裁周为平台,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商事仲裁领域的最新发展与实践,也为中美及全球法律界人士搭建了专业交流的平台,彰显了北仲在推动国际合作、提升中国仲裁全球影响力方面的积极努力。未来,北仲将继续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仲裁实践的发展与创新,为全球当事人提供更加公正、专业和高效的争议解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