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仲裁委员会

北京在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排名中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 Thu Apr 17 15:11:27 CST 2025

根据《2025年国际仲裁调查报告》

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排名

北京首次跻身全球第四

2025年国际仲裁调查报告》(2025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Survey – The path forward: Rea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in arbitration)White & Case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国际仲裁学院联合发布。相较于《2021年国际仲裁调查报告》中北京在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排名与纽约并列第六,在本次调查中,北京首次跻身全球第四。

据报告显示,排名前五的依次是:伦敦、新加坡、中国香港、北京、巴黎

厚积薄发 行稳致远

此次北京取得的佳绩反映出

北京以高水平培育全链条、全产业

商事争议解决服务融合发展生态圈

打造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的目标任务

取得了重要进展

北京在国际仲裁舞台上的话语权

和吸引力正不断增强

↓↓↓

深化仲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全力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顶层设计——布局国际商事仲裁“新高地”

20227月,中央部署将北京打造为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以来,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国贸促会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委市政府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中央试点任务要求,并于20244月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名义印发《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北京)建设实施方案》,打造以坐落在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实体平台为核心点位,北京各区优势产业同法律服务业联动发展,形成多点支撑的“1+N”发展格局,着力将北京建设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争端解决与法律服务新高地。20239月,市政府专题部署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立法工作,20241128日,《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并顺利通过首次审议。

凝心聚力——建设国际商事仲裁“共同体”

北京拥有三家商事仲裁机构,包括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以下称贸仲)和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BAC/BIAC,以下称北仲)两家综合性机构以及一家专业性仲裁机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CMAC,以下称海仲)。2024年,在京仲裁机构共受理仲裁案件20312件,占全国仲裁案件总量的2.66%;案件争议标的额2954.04亿元,占全国案件标的总额的24.36%;国际案件1128件,占全国国际仲裁案件总量的25.79%,标的额926.95亿元,占全国国际仲裁案件标的总额的46.87%。在京机构受理的仲裁案件数量和标的持续增长,且涉及的国家和法域越来越多样化,彰显了北京仲裁国际化发展的活力。

在中国贸促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贸仲、海仲、北仲三家在京仲裁机构共同成立北京国际争议解决发展中心(BIDRC),作为全面支持保障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合力铸就北京仲裁共同体。依托北京国际争议解决发展中心,在京仲裁机构聚力谋划打造北京仲裁国际会客厅”“国际共享庭审中心”“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实训基地”“智慧仲裁平台等特色品牌,推动实体平台高质量发展。

境外知名仲裁机构也纷纷向北京抛来橄榄枝,202412月,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落地朝阳,成为首家在京设立代表处的境外知名仲裁机构;经前期磋商,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也进入筹备设立最后阶段。

机制创新——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新范式”

作为北京市政府组建的仲裁机构,北仲在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的过程中,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开展仲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有效制衡、权责对等的法人治理机制;提升案件办案质效,最大限度地满足国际当事人的争议解决需求;紧跟国际仲裁先进实践,先后十次修订《仲裁规则》;创新仲裁服务机制,推进诉讼与仲裁、调解有机衔接与功能互补;为当事人提供争议预防化解、独立商事调解、建设工程争议评审、国际投资仲裁等多元化争议解决服务等。

多元高效——完善商事争议解决“全链条”

市司法局以实体平台为支撑,集聚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争议解决机构以及鉴定、公证、法律查明、司法会计等法律服务和泛法务机构,持续推动法律服务资源要素融合,以高水平聚合效应培育全产业、全链条商事争议解决服务融合发展生态圈,为市场主体提供多元、高效、优质、便利的“全链条”商事争议解决服务。

支持在京仲裁机构积极参与全链条机制建设,探索仲裁前争议预防化解,主动在仲裁程序中引入调解等程序。2024年,在京仲裁机构有近4000件仲裁案件以调解、和解结案,争议标的额近410亿元,有效推动争议化解。

北京法院实行仲裁案件司法审查、涉外仲裁保全及执行案件集中管辖归口办理机制,编制《仲裁司法审查案件审理规范指南》,并在实体平台设立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巡回审判庭,打通一站式“全链条”商事争议化解的最后一环,将进一步提升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和执行效率。

交流合作——搭建仲裁国际化发展“大舞台”

在京仲裁机构始终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全方位开展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赴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和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及地区进行交流访问,与80余家国际仲裁机构及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创建合作机制、打造品牌活动。贸仲成功举办中国中东北非仲裁高峰论坛,与30家具有区域代表性和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仲裁机构共同发布《2024国际仲裁合作倡议》;海仲牵头协同粤港澳仲裁、调解机构,在香港发布《推动商事纠纷多元解决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联合倡议》;北仲在马德里、日内瓦、东京、首尔、墨西哥城、利马等地先后举办中国商事争议解决高峰论坛”,与多家国际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三家在京仲裁机构多次受邀作为联合国贸法会观察员,参加工作组规则制定会议,发布专业观察报告,贡献中国智慧和经验。

人才建设——锻造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生力军”

为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平台,在京仲裁机构与国内30多所知名高校签署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与10所知名高校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为提升纠纷化解人员的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在京仲裁机构不断拓宽纠纷化解专业人员聘任渠道,逐步优化提升境外专业人士比例,建立起多法域、多国籍的境外仲裁员名册、调解员名册等,北京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北京作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新高地,将凭借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和全球化的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积累全球治理的人才、规则与经验,为国际经贸交往与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示范条款    复制 如何起草仲裁条款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活动安排
版权所有:北京仲裁委员会       京ICP备2024070245号-1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977号